推广 热搜: 教学设计  慧教学 

SOLO分类评价法(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评价法)

 
品牌: solo分类评价法
价值: 共享
起订:
分享总量:
分享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所在地: 福建 福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1-12-26 11:54
浏览次数: 204
 
单位基本资料信息
详细说明
        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由香港大学比格斯教授在研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已在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经过广泛的实验和应用。能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在评价上相对容易拉开学生的差距。比格斯等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力、回答思路、回答的一致性和相对收敛程度、整体结构这四个特征,将学生回答问题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

量变

(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 ,P):指基本没有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答题时逻辑混乱,只简单地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答案没有论据支撑。

(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 ,U):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缺少对问题的论证,答题时,只凭一个线索、一点论据就跳到结论。

(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 ,M):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并组织材料简单论证,但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

质变

(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 ,R):能联想联系多个事件,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解决较复杂的具体问题。

(5)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EA):能对问题抽象概括,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结论具有开放性,表现出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SOLO试题应对策略

1、读材料、理思路:Solo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线—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

(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

2、作答:

(1)亮明观点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2)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

3、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4、答题的结构:

第一种:论述题(史实+评论);

第二种:论证题(观点判断+论点+史实+理论分析)(论点+史实+结论);

第三种:材料评论题(判断+史实+理论分析)

5、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2012年云师大附中月考文综四·41】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西方学者往往是以国际贸易作为全球化的标准,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出现了统一的世界市场,所以新航路的开辟被视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确实,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这些都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然而,在大机器工业经济建立之前,是否存在真正的全球化现象呢?只有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 以也有人把大工业的出现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同时也作为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评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我认为全球化起源于新航路开辟,原因有如下几点

1.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各大洲开始联系起来。

2.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3.三角贸易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为之后的大机器工业提供了前提。

5.贸易中心的转移

 【2012年云师大附中月考文综五·41】薛福成也是这样,他说:“唐虞以前,皆民主也。……匹夫有德者,民皆可戴之为君,则为诸侯矣。诸侯之尤有德者,则诸侯咸尊之为天子。此皆今之民主规模也。迨秦始皇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之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义诸国君民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薛福成日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712页)

晚清的儒者学习西方,与西方在国人中的道德形象有关,这个形象,决不仅仅是个“船坚炮利”的强者,所谓的“西洋国政民风之美”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富国强兵的功利主义反而只是次要的或者是顺带的动机,学习西方首先就是要学民主共和,天下为公,这是最重要的,是“本”,至于其他的,不仅“船坚炮利”,而且包括市场经济中赚钱的本事都是“末”和“用”,是次要的东西。                            ——秦晖《晚清儒者引西救儒》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结合清朝后期社会背景加以评析。

 【2012年云师大附中月考文综七·41】中国由于旧统治阶级不具有适应新局面的能力,而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但这反而给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民族主义运动,赋予了根本变革旧社会即政治体制的任务。……“反帝运动和社会革命的结合……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一贯传统。但是在日本,打到德川政府掌握了统一国家权力的依然是封建势力,只是他们出于抵抗西欧各国压力的需要,迅速取消了国内多元化的封建分权制,将其统一于天皇的权威之下……完成了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民间的民族主义运动除了少数二三例以外,根本谈不上与社会革命结合,相反却和反革命以及反民主主义紧紧结合在一起”。

——丸山真男转引自沟口雄三《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

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例题】下列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制,所谓“郡邑”就是指郡县制。)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根据SOLO分类法,学生的回答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前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只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根据什么得出这种判断的。如:

答(1):分封制是不对的。

答(2):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好得多。

2.单点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只看到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学生只根据片面的材料就得出绝对的结论。如:

答(1):实行分封制是对的,因为夏、商、周和汉朝实行分封制,国家的寿命都很长。

答(2):实行郡县制是对的,因为秦朝以后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郡县制。

3.多点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能够认识到问题的多个方面,但是未能建立起这些方面之间的联系。如:

答(1):夏、商、周和汉朝实行了分封制,国家较长久,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国家较强大。

答(2):分封制和郡县制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有些朝代实行了分封制,有些朝代则实行了郡县制。

4.关联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不但能够联系起多个事件,而且能够在多个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如:

答:分封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前实行的,而郡县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后实行的,汉代以后,某些朝代虽然也在局部地区实行过分封制,但总体上还是以郡县制为主体。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5.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能够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能够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发展规律。如:

答(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从材料中我们注意到,在秦朝以前,主要实行分封制,而秦代以后,中央主要是通过郡县制来实施对地方的管理。不同的朝代实行不同的制度,这是由该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秦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广阔的领土实施直接的管理,因此就采取了分封的形式。秦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央政府有能力也有必要对地方实施直接管理。

答(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央过分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不利于地方的发展,而地方过分地分权,短期内对地方的发展有好处,但往往会产生分裂势力。因此,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后患的。

本材料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种类较多,如理解材料、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理论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等等,但SOLO评价法并不具体分析学生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而只是分析学生所能达到的思维层次。能够从材料中找到两条有效信息的学生,能力层次自然比只找到一条有效信息的学生高;能够综合分析两条信息的学生,能力层次又比只是单纯找到两条信息的学生高;能够从理论上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学生,能力层次更比只是简单分析材料间的关系的学生高。

 【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解析】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评述题,先述后评)

【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4-6分。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0-3分。要求: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011年江苏•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天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样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评分标准:

1.前结构层次:考生完全读不懂材料,不能够提供一个有效信息,得0分。

2.单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只要答对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得1分。

3.多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答对了2个给2分,答对3个给3分。

4.关联结构层次:参考答案的第二层次提供了3个结论,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在第一层次的6个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考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个结论就可以得3~4分。

5.抽象拓展层次:考生能够回答出第二层次的3个结论,因此对整个的近代经济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得5~6分。

作答情况分类:

【0~1分卷】

例1、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天天的被发现和利用,于是人们抛弃了旧的生产方式。但旧的生产方式又拉着人们的经济,因为他们被抛弃,带来了相对严重的经济问题。所以旧生产方式不容抛弃,历史还应当有它的支持。

例2、历史是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伴随着新陈代谢,历史的发展时螺旋式上升的。朝代的更替,制度的变换,中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揭露了历史不断发展的特点,人类也随着这一发展而不断发展,使中华文明不断更新与发展。也只有经历这种新旧的交替,人类才有可能不断进步。旧生产方式的解体和新生产方式的产生,总暗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历史的主题也应该是新旧事物的交替,这样才会使历史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2分卷】

例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广大农民破产。但是,自然经济的瓦解,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传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时代趋势。大量农民进入工厂成为工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例2、近代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依靠手工业生产获利的小农户生产利润降低,生活水平下降,形成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但是由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从而逐渐变革中国民众的思想,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戊戌变法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这些都大大推动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低分卷的典型错误: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支撑;答非所问,偷梁换柱;

【3分卷】

例1、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传统“女工”行业收益少甚至破产,其中大部分人到纱厂布局做工,乡村风俗不断堕落,所以旧的生产方式解体产生苦难。但是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随之兴起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以“有新的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并且后者的作用远远超出前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例2、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分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外国商品的涌入带来了新的技术,方便了人们;纺织业的衰败,使民间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女孩们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洋纱的盛行使人们意识到了学习技术的重要性,女工们有的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多一生机,而风俗不堕落,这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又提高了纺织业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4分卷】

例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手工业受到打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阶级生活困苦。但同时,随着工厂的增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不仅越来越适应新兴的行业,而且还积极参与。余姚的女孩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往美国,女人们进入工厂工作等无不显示了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终将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终将成为时代历史的主题。

例2、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导致农村土布减销,农妇收益减少,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迷惘痛苦,但是,传统经济结构变动,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给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方式观念带来新的生机和朝气。例如女孩不再束缚于家中纺织,可以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有利于生活改善;妇女进入洋纱厂、洋布局,促成人们传统观念改变,使其更生机,有利于于男女平等的先进的思想被广泛接受。

中分卷的典型错误:有史有论,但是论据不足;论点单一,缺乏两点论和重点论;

【5分卷】

例1、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带来苦难。人民的收益减少,生活变得困苦。女人变得无聊,整天吵架念佛,社会风气日益衰落,给人民带来迷惘与阵痛。但新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生机和朝气。工厂建立,出现机器生产,人们可以获得价廉物美的纺织品,女孩可以纺织发网和餐巾远销海外,出息不错。同时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为人民提供新的生存机会,可以养家糊口。最重要的是,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中国开展经济近代化进程。因而,旧生产方式的解体有利也有弊,但总体利大于弊。

例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主要是积极的。如材料一中“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格又便宜”,表明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材料二中“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材料三中“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表明城市化进程加快。总之,中国近代化,有利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6分卷】

例1、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社会的近代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旧生产方式解体会产生苦难,这体现在传统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然而新生产方式带来生机,这体现在人们去工厂做工,将手工业品销往国外,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的利才是历史的主题。

例2、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带来传统农业生活越来越苦,妇女无事可做,纺布技术没落,风俗堕落等弊端;但民族资本主义等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中出现又好又细又便宜的工业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女子去做工,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更有一些女孩纺织发网等销售到美国,使中国越来越商品化,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代表历史发展潮流,是历史的主题。

2011年江苏历史单科卷第22题的得分情况:

第22题总分为13分,均分为5.11/4.40(除零和含零),

第三问分值为6分,均分为1.60/1.39,约70%是0 ~1分。

【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旧生产方式解体虽然产生了苦难,但历史的主题更主要的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2分,必须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史实:旧生产方式解体带来的苦难: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收入减少),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无所事事,世风日下,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任意两点就可以得2分)

新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机器生产)。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生产力1分,生产关系1分)

 【例题】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称董仲舒为“群儒首”,东汉班固称董仲舒为“儒者宗”。但汉代《谶书》假孔子言:“董仲舒乱我书。”针对以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一】

逻辑性1分

观点一:董仲舒是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儒学。2分

史实:9分

1、董仲舒主张大一统思想出自《公羊春秋》和孔子的政治观。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他提出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否则降灾异谴责和威慑,继承了孔孟“仁政”主张。

4、董仲舒主张君王施政以德为主,继承孔子为政以德主张,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人伦道德标准,继承孔孟仁义主张。

【参考答案二】

逻辑性1分,

观点:我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更多是吸收各家思想。

只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需要而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史实:9分

1、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吸收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2、或假借阴阳五行家思想对儒学改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降灾异.

3、以刑辅德吸收法家,以法为纲,注重刑法作用,董仲舒思想实际体现为外儒内法。

4、家等各家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黄老之学、阴阳思想。

【参考答案三】

逻辑性1分

观点三:我认为董仲舒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2分

史实:(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结合)9分

 

【例题】现代化包含了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实现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完成现代化这一历史过程,各国的道路均有自身的特点。请你以美国为例,阐述其实现现代民主制度、工业化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历过程。(14分)

建立民主政治:《独立宣言》提出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和组织政府的原则。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是不能被剥夺的。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协议成立政府、任何政府如果损害了热敏的权利,人民有权改变或废止它,甚至起义推翻它。向世界宣告:13个殖民地 脱离英国独立。 《邦联宪法》规定:  各州保留主权、自由和独立,拥有除外交外的一切重大权力。中央只设一院制的邦联国会,没有独立的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凡重大的方针政策均须3/4以上州的统一方能行使。《1787年宪法》通过后成立了联邦政府。《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国家主权、行使宪法授予的征税、铸币和宣战等18项权力,其余权力归地方政府。美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合和向政府请 愿的自由;人民有携带武器的权利。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推广了美国的民主制度。粉碎了分裂活动,维护了联邦政府和国家的统一。罗斯福新政:打破了原三权分立的政治平衡体制,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新的三权分立的格局

工业化:美国独立,加快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在南北战争后,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联邦政府。并利用国内政局稳定等有利条件发展经济。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立浪潮的发展机遇,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鼓励移民(欧亚移民到来了自由劳动力)重视教育和发明专利,推进工业化进程。1884年,美国的工业产总值超过农业,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跃居世界第一。1913年,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社会保障:1935年,罗斯福新政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政府加强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干预。社会保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途经,。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建成福利国家。

 

【例题】下列材料摘自一位网友的博客,其内容原是这位网友的学生的作业:

     历史的沦回(编题者注:应为“轮回”)里中国充满了苍桑(编题者注:应为“沧桑”)。 那一言一行的怯懦,那一字一句的野性,那一砖一瓦的狼籍,那……在腐败的清王朝下,中国开始没落;在野蛮的攻击下,中国开始亡失;在暴虐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饶。 是谁在列强面前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坚强地维护着中国的领土、民族的利益。 他用庄重的语言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壮的语言,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 在他的行动里,渗透着中国的尊严,他明白这一切,于是做得很好,没有让中国在细微之处有失尊严。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着中国。

——赵晓丽《我眼中的顾维钧 》

回答问题:

问题1: 写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背景材料,叙述这次会议召开时中国国内与国际社会的情况。(叙述合理,即可给分)(8分)

国际: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日本加紧在远东扩张。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些条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国内:中国社会半殖民状态之中。中国的政府是北洋政府。列强在中国拥有势力范围和租界。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日本在一战期间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形成独霸中国之局。中国民族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中国的民主主义、民族主义正在觉醒。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得到一定的传播。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代表,中国代表团参加和会,并在会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废除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正义要求。但遭到拒绝。

问题2:上文中用了哪些史料来评价顾维钧。(2分)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

问题3:请你对1919年中国外交情况作评价。(20分)

按以下5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0—2分)0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 。1——2分: 能对1919年中国外交情况作出一结论性评价。如“弱国无外交”之类结论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3—6分)仅从材料中得出单一的结论,并作归纳与论证。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7—11分)能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归纳出多个结论, 并作分析。

第四层次:能发现论点的争议之处并进行解释。(12—18分)能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归纳出多个结论。能综合说明结论之间的关系,并作有效论证。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9—20分)在第四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论点”分析的探讨,论点不能仅从表象上分析,而要看到论点的本质。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该事件的本质。

 

【例题】近日,在朋友的化妆舞会上,英国哈理王子身着有纳粹标志的服饰.哈里王子的这一装扮立即引起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澳大利亚的一名官员宣告不再效忠英女王.为什么各国对此事反响这么强烈,请结合二战相关史实作出解释。(8分)

各层次评分细则如下:

1.没有任何关联的答案属于前结构层次,只能得0分。

2.列出二战期间德国相关罪行的其中一项,就直接解释上述现象的属于单点结构,可得2分。

3.能够罗列法西斯德国侵略欧洲各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等多项暴行的,属多点结构,可得4分。

4.能够将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造成欧洲600多万的犹太人死于非命,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相关史实作一个比较全面、有序陈述的,属关联结构,可得6分。

5.基于对历史现象或史实的深刻理解,能够在理论层面上概括、分析的,属拓展抽象结构,可得满分。

参考答案:“正义”、“和平”、“人道主义”是超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为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特别是它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欧洲600多万的犹太人死于非命.这些做法是反人类,非人道的.哈里王子纳粹服饰的打扮,表明他不是缺乏正义感,就是对历史的无知,因此他的行为必然引发人们的强烈不满.

 

【2010年湖南宁夏新课标卷·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官营手工业衰落;(2分)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2分)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2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分)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6分)

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

   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6分)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6分)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资本原始积累和劳动力。l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l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约300字,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观点是材料中的,或是你对材料观点的判断,史实都是教材中的)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所以亚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亚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

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

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领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如果只有一个观点加一个史实,只能得三等文)

【范文三】:

西方崛起的原因分析

经过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兴起。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欧洲人开始觉醒,首先在思想领域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关注现世的生活,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新的曙光。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成为殖民国,通过掠夺的方式使非洲和美洲成为两国的殖民地,搜刮的财富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英国、法国、荷兰也相继加入到殖民扩张的行列,世界市场雏形基本形成,亚洲、非洲和拉美开始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18、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对外大量输入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控制了世界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开始形成。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国家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为强占更多投资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最终形成。

西方的崛起固然有其内在的动力,但其崛起是建立在控制殖民地基础之上。对亚非拉民族来说,西方的扩张是血与泪的灾难。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1912年斯宾格勒开始了他宏大的写作计划,1918年《西方的没落》带着一战的创伤与反省出现在德国的书店里。从此围绕《西方的没落》的争议也一直在持续。

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将占据未来一千年中的前几个世纪,但其没落的征兆早已经预示出来,且今日就在我们周围可以感觉到——这就是西方的没落。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1)在当时看来,西方已经走过了哪几个重要的文化的创造阶段?(4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或写希腊罗马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任一1分,总分4分)

(2)结合所学,你认为“今日就在我们周围可以感觉到的西方没落”主要是指什么?(6分)

从国内看:当时西方出现了诸如血汗工厂、劳资矛盾、贫困问题、环境污染、失业严重、道德沦丧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国际看:国际间竞争加剧,矛盾激化,国际冲突不断,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任四,6分)

如果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秩序的冲击;战争(一战)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样给分。

(3)你是怎样看待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说的?(15分)

【范文一】

    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说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缺陷或者可以称之为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挫折。

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合理性与缺陷,也许在制度初始阶段由于其较当时所有制度相对优越,而没有暴露这一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演进,所有问题都暴露无遗。特别是当遇到如战争等的消耗,更会让这一问题更迅速地暴露。

西方文化是工业文明的代表。工业文明为其带来了文化上的优越。在生产力方面,无疑机器大工业赶超了传统手工劳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英美法等主要工业强国构建了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社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即工业兴起,同时也衍生了、壮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进而稳固了资本主义体系。先进的现代工厂制度以及社会立法保障了社会更好的发展。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优越,以生产力、技术的变革为前提的优越。

然而,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却为日后的“西方没落”埋下伏笔。西方国家肆无忌惮地进行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此时文明与野蛮已不再是绝对的了。当他们在压迫、剥削殖民地人民之时,当他们火烧圆明园之时,他们身上只有野蛮的丑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城市的污染、城市病却是西方文化不可忽视的丑陋。“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此时的西方已不是启蒙运动时的西方。“天赋人权”、“人生来平等”已远离他们的思想观念。殖民地的分赃不均引发的政治问题或许正是一战的源头。西方文化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确实没落了。

或许“遏制领先原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西方的没落”是工业文明甚至任何一种文明必然经历的过程。然而历史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并非完全没落,可见只要渡过发展中的挫折,历史仍会青睐我们。

 【范文二】

工业文明形态取代农业文明形态的历史是进步的,但推动工业文明确立的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却存在先天的缺陷,两者应区别对待。

工业文明形态取代农业文明形态的历史是进步的,但推动工业文明确立的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却存在先天的缺陷,两者应区别对待。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工人阶层的剥削,对全世界进行的殖民贸易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先天的缺陷,其牺牲了众人的利益满足的是资本家的利益。但这以体制促成的工业文明却将我们带入了现代化文明。总的来说,现代化过程中的西方文明是进步的,伴随了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但其本质是建立在资本积累上的,其埋下了文明没落的种子。其正是文明的双向性评价。

西方文明从思想上来看,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再到宗教改革都是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以从神学中解放,推动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认识的同时,也加快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的步伐,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进程。

思想运动推动政治变革,而政治制度变革的反映则是在思想领域。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中普遍推崇的重商主义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再加上思想启蒙运动中促成的科学理论的创新突破,这两点保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其推动人类文明从分散历史走向整体历史,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促成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但从反面来看,现代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垄断组织的出现,劳资双方的矛盾都是巨大隐患。一战只是其中最突出的隐患,即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均引起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主义体制先天的不足,琴维护的阶级是少数资本家。但通过像早期的工人法及之后的社会保障措施,缓和劳资矛盾,国家发挥调控社会公平的作用,同样也是资本主义最终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表现。

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形态确立过程中有其黑暗一面,斯宾格勒西方没落说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但现代人角度来看,我们则更应辨证地看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及落后面,这同样也是历史的借鉴。

【范文三】周期论或进步主义思想——看世界的眼光

 斯宾格勒的文化的“生命周期论”与中国古代史学的周期论不无相同之处,而他用这种眼光来看当时的世界,积极意义应大于消极意义。

斯宾格勒的话对当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历经“人文主义”为宗旨的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神权的宗教改革、提倡理性、自由的启蒙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阶段,殖民体系的形成,以“民族主义”为载体的社会达尔文论迅速膨胀,以致爆发,最终通过一战完全释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浩劫,为了避免再次爆发世界大战,历史学家需要总结规律。“西方的没落”正是斯宾格勒所遇见到的,“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表明他认为一战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而产生的,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他认为只要继续维护殖民体系霸权,西方必将走向没落。而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引发各国政治危机从而引发的二战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所以斯宾格勒的话很有借鉴意义。

同时,他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斯宾格勒的观点与当时流行的西方进步主义思想有一定矛盾之处,他认为“文化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与中国传统著史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认为“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要遇见未来。”但他遇见未来的方法却并非积极地改造社会、让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是一味的反省、沉思、悲观的态度。而后来法德结成同盟、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联盟以至欧元区的成立也有力回击了他的“西方没落”学说。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对于当时以至现在来说都是有很大借鉴作用的,他通过战争格局的反思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但他消极保守的方法论同样也有局限性。有了更好、更科学的史论,看待历史、反思过去、看待世界的眼光会更准。

【范文四】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说”之我见

斯宾格勒在其于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出了“西方没落”这一说法。在我看来,斯宾格勒的这一说法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其错误性要大于他的正确性。

就其正确性而言,西方的文化的确已经历过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很长的一段繁荣时期。在工业革命后,西方的发展确有出现缓慢趋势。并且,在斯宾格勒创作《西方的没落》一书时,西方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社会动乱,百姓困苦,社会没落之说并非毫无根据。此后,西方世界发生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二战爆发等一系列阻碍社会发展的事件,西方的确呈现出没落之势,“其没落的征兆已预示出来”。

但就其错误性而言,文化、历史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又一个周期,”但其发展并非循环、复古,而是在不断进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众多西方国家开始,大大推动了西方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一战后,西方国家虽经历了破坏性极大的经济大萧条,但在此期间产生的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政策在此后被广泛应用,使得世界积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以稳定发展。在具有毁灭性的二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产生,不仅西方、乃至全世界都不再没落,重新崛起,走上现代化道路。而德国亦在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伤害后,重新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纵观世界,斯宾格勒提出的西方没落这一说法与东方的迅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在这一时期,东方,尤其是中国,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但这是缘于东方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从属于西方,发展被各种客观与主观原因所阻碍。

在我看来,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的“预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就当今世界格局来看,他的错误性要大于正确性。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短暂的没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范文5】“西方没落说”之我见

我认为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说,有一定道理,但太过绝对。诚然,西方文明是在一战中受到了较大冲击,显示出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等不利现象,但并不能就此完全否定西方文明的发展前景。斯宾格勒的观点带有历史局限性。

从15、16世纪开始,西方文明就显示出崛起的迹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等一系列事件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萌芽。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20世纪初,英、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用殖民方式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推动了竞争的无序性,最终引发了一战。

一战后西欧国家经济严重衰退,造成了四个帝国的解体,这或许就是斯宾格勒所说的“没落的征兆”。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更是让人质疑资本主义制度将何去何从。

然而,而正如斯宾格勒自己所言,“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文化的周期”。一战使西方文明的发展脚步受到限制,但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和有待改进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凯恩斯的国家调控资本主义,并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中被成功运用,使美国经济复苏,重新成为世界强国。

直到今天,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主导着世界的经济和文化。由此可见斯宾格勒的“预言”并不完全准确,西方文明并没有“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

当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也有其积极意义。他指出文化都有其生命周期,并反省思考了一战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消极面。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要坚持用科学的唯物主义来看待历史发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确实都有其周期,但我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年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和谐]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情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高三历史教材》P84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20分)

【参考答案】

透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美国1787年之《合众国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之法律,其要在维护美国资产阶级之利益,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此法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一进步向上之文件,是人类文明发展之辉煌成果;但由其时代之背景使然,其必有局限性之存在。

由正面观之,该法将北美资产阶级革命之成果以国家根本大法之形式保存下来,这于历史上尚属首次,同时也使中央政府黯弱无能之邦联时代得以结束,美利坚国家之腾飞由此拉开帷幕。于内容中,宪法首先定下议会、总统之制及三权分立之政府结构;前者使《社会契约论》及其中人民主权之理论真正成为现实,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与资本主义国家建设史上一重大成就,同时亦为其后诸国之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提供了参照与楷模;而后者则是将《论法的精神》中三权分立制衡之学说受赐实践于国家制度之中,在防止专制独裁及权力腐化两方面确实取得成效,今后亦受到各国资产阶级之追捧与效仿。此二制悉为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之继承与发扬,并开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之先河,在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的探索中起到承上启下之重要作用。

而从另一面观之,实际上又可以分为正反两面。由上述之材料三可知《合众国宪法》有一自我修复升级之程序——在1787年至今的二百余年中,十数个宪法修正案被通过,其中涉及自由、平等、种族、女权等各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合众国宪法》在其本身规定之框架的维护下,是具有与时俱进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这弥足可贵,但就在这进步之中便暴露出原先1787年所定宪法之不足;在美国社会中,并非所有人都获得了平等之权利,压迫与剥削依然存在,许多北美人民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部分甚至材料一所示《独立宣言》中所阐述之精神相悖,此间自然有适应国情之要素存在,但从某种程度上言之,仍不可不谓为一种思想上之倒退,此亦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

综以上两点而言,1787年颁布之《合众国宪法》完全可以被认定为积极的、进步的、革命的,是所谓瑕不掩瑜,即使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各式各样之问题——甚至直至今日都还有许多细节等待补完——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它将随着时代之脚步不断完善自身。这部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还将带着它的光荣往事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直到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日,1787年《合众国宪法》依然将作为人类智慧精神之结晶与政治文化之瑰宝在幕后守望着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

 

【例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关于鸦片战争,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一针见血地说:“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而英国学者马士则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

材料2  美国人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则提出了一个悖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3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让我们看到了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另类解读:“……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4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的讲话:“(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刘存宽《试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近代史研究》

结合你对这场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例文】鸦片战争起因之我见

鸦片战争之起因,实可谓众说纷纭。鸦片贸易论者有之;商业冲突论者有之;文化差异论者有之。然则,从19世纪早期国内外形势看,战争是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为实现全球殖民扩张,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无耻的侵略战争。

维护鸦片贸易仅仅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材料一马克思尽管从道义上谴责了战争罪恶,认为英国因“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战争。并没有揭示战争发生的根源。材料四巴麦尊看到鸦片“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作为战争的推手,他有意回避“鸦片”是为了欺骗国会通过战争法案。他站在西方殖民者立场上,将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美化殖民扩张,掩盖侵略实质,是一种强盗逻辑。况且,鸦片贸易本身就是非法的走私行为,它给中国带来严重危机,所以才会出现禁烟运动。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推行全球殖民扩展,掠夺世界市场的必然结果。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鸦片贩子是战争祸首。尽管材料二、三、四都看到了“禁烟运动”并非战争的根本原因。马士从“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角度,费正清从“平等国家关系”角度,张馨保则从“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冲突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看似找到了真正的深层次原因。但是,他们都从西方社会价值观出发,将战争起因责任推卸给中国,无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益,模糊了战争责任,掩盖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事实上,这场战争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为改变正常中英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鸦片贩子为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清政府的“天朝上国”心态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封闭性;又由于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在对外关系上实行的闭关政策不仅不利于中国在日益联系的世界背景下的发展,而且,在所谓“朝贡贸易”情况下拒绝“应有的”或者“平等的”国际间正常往来,最终导致双方冲突而爆发战争。这些的确是需要反思的。但是,这都不应该成为英国对中国诉诸战争的理由,也不可能掩盖战争的责任。

对历史的认识,要透过现象洞悉本质。鸦片战争,固然有中英之间的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也有双方不同贸易政策的冲突。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是英国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但是,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只有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例题】一百多年来,围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

材料一  西太后:“变法乃素志”。“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光绪帝:“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力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复存观望。”康有为:“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只要皇帝驾临乾清门大功可成。”

材料二  赫德:“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他吃了。”美国《纽约时报》1900年12月23日则说:“改革派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人民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材料三  胡绳先生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说:“维新派是以庸俗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他们所承认和要求的只是渐进的变化……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治主张点滴的改良,否定革命,主张同旧势力妥协,否定决裂……因为他们所代表的资产阶级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张开沅先生在《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说:“维新派在变法期间不太注意斗争策略,动作太快,触动面太宽,这样就树敌过多,使自己更加陷于孤立。……没有考虑到各项较大改革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由于民众缺乏理解而可能增加的反对。……他们爱国心切,因而急于求成。”

结合以上材料,就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评述以上观点。

【例文】百日维新,何以来去匆匆?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当事人、旁观者、当代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判断。我认为,变法的失败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策略的失误,还有其特殊的因素。

首先,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消极、抵制所至。尽管西太后声称“不内制”,但是,她依然顽固坚持专制体制,警告光绪帝不得有“更衣冠、易正朔”等数典忘祖的行为。而透过光绪帝所言“积习相沿,因循玩懈”和康有为提及“杀几个一品大官”,可以看到来自中央和地方对变法的消极和抵制。事实上,维新派兴西学、废八股、裁撤冗官闲衙等举措,触及了官僚集团利益,最终遭到那拉氏为首的顽固势力的镇压。

其次,维新派缺乏斗争策略是造成变法失败内在原因。与胡绳先生所言维新派与旧势力“妥协”和“软弱”相反,维新派恰恰在策略上过于激进和草率。康有为错误地以为只要依靠光绪帝“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在西太后掌握大权,守旧势力和传统观念十分强大的当时,改革难度和阻力绝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百多天内,他们通过光绪帝颁布一百多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诏令。显然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承受力。作为旁观者的赫德和现代学者张开沅都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尽管爱国心切,但是由于策略的失误,缺乏从政经验,最终断送了维新的事业。

再次,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尚不完全具备变法成功的基本条件。《纽约时报》认为改革派“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这种认识看似合理。但是,这也是从美国的视角——自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来分析的。事实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步履维艰,资产阶级力量微不足道。这就决定了维新派必然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尽管维新派在各地通过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等方式宣传维新思想。但是都仅仅局限于官绅、士林阶层,并没有也不可能发动下层民众。因此当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抵制和镇压的时候,维新派纵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而胡绳先生从阶级分析角度的认识恰恰切中要害:“维新派……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维新派既得不到统治集团的支持,有得不到下层民众的理解,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这些恰恰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所必备的历史前提。

历史是复杂的,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要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进行多视角的综合分析。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刺激下仓促推行的,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对变法的理解、统治集团对变法的态度、改革派的斗争策略等角度而言,这场变法的失败是不言而谕的。但是,这绝不可能抹煞这场运动历史功绩。

 

【例题】2007年: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思路:

工人劳动时间长

童工处境尤为恶劣

工人在工厂中所受限制颇多,某些工厂制度过于苛刻

工人受剥削严重

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

工人最初有散漫的习性

工人最初有捣毁机器破坏

设备的先例

工厂制度建立初期,因工人受剥削压迫严重,工人阶级就已经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工厂制度对形成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范文】工人中有童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没有充裕的休息,工人竞争很激烈,机器开动时分钟后大门即关闭,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深受资本家、工厂主剥削。任何工厂中的物件被损坏,不计较元凶,都由工人赔偿。工人的工资往往拿不到规定的数目,工厂主千方百计找出工人的不足。工人的工作由监工监督,毫无人身自由可言,苛刻工人工资的现象十分严重。总的而言,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拿出卖劳动力而获得微薄工资,勉强维持生计,在工厂中处处受监视、压迫,毫无地位可言,是社会最底层的受剥削民众。

工厂每天规定工人的上班时间,这体现了工厂制度使工人纪律性、组织性得到提高。在工作时间,工人不得缺席也体现了工厂一定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人的行动、纪律。在工作中,工人若有他人讲话、唱歌要罚款体现了工人在工厂中自由受到限制,资本家对他们实行严酷的剥削,但同时也体现了工厂中工人纪律性的提高。我认为当时的工人既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同时也在工厂制度下形成纪律性、合作性,成为最先进的阶级。

在我看来,当时的工人阶级的状况十分悲惨……然而,工人阶级为了生存,适应了当时的紧张生活,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严格的工人管理与工作制度,才能使英国的工业飞速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

这种工作制度促使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获益。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变,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斗争水平。

 

【例题】2008年: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材料二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例题】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分)

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哪些差异?(5分)

中国:以礼入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分)

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试题分析:各国在对待如果我们考察司法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考察文明国家与清国的关系,考察西方人常常把非西方国家定义为“野蛮人”,常常以“文明”的字眼来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文过饰非,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什么是文明世界?什么是文明国家?所谓“文明世界”和“文明国家”有没有理由在与诸如清国这样的非西方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采取差异化原则和双重标准?实际上,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谓的西方“文明国家”并没有遵守“文明”的准则——也就是国家主权和司法自主的国际法原则,正如上述材料中所写道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这就是说,遵守国际法将是“文明”的体现。而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对待中国时不能遵守这样的“文明”准则了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文明观”,一种狭隘的、排他的、帝国主义式的“文明观”,在这种文明观下,他们首先不证自明将自己预设并修辞为“文明的”,而将诸如清朝这样的非西方世界定义并修辞为“不文明的”,重要的是,他们垄断并霸占了对“文明”和“野蛮”的“定义权”,在国家政治舞台上,谁具有定义权,谁就拥有了“话语权”,谁拥有了“话语权”,谁就可以对“他者”进行宰制、操纵、统治、奴役。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在这种“文明观”视野下,西方人利用修辞的力量制造了中、西两种法律体系的等级差异和冲突(中国法律体系是野蛮的、低级的,西方法律体系是文明,高级的),从而为其在中国攫取治外法权辩护。于是,在文明(西方)/野蛮(清朝)这样的两分法下,西方人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治外法权)就隐然成为一种“文明使命”,一种志在“开化”中国的野蛮法律体系的行为,这样,“侵略”被戏剧性地转变为一种“善行”。对于这种话语和修饰策略,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利益动机,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并加以批判。

答题情况:多数学生都从美国律师的观察“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片面之处”:西方法律思想的侵入“既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但客观上也有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等一分为二的方式回答。也有少数学生能跳出程式,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论述也较充分。

例答一:

西方国家在近代中国行使司法管辖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但其主要目的显然是非正义的,侵略主权国家,而迫使其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有一定积极作用。

西方民主的法律制度取代封建的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的特点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既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长期发展。律师制、诉讼制、陪审制与公开审判的传入,使中华法系渐渐衰落,并成为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其他民主化、法制化的制度也唤醒了要求改革的国内有识之士。

西方民主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英国终审法院、美国法院等的成立有助于断案的公正性,客观上稳定社会秩序,并成为日后中国发展现代化的借鉴模式。

但是西方国家在中国行使司法制度的过程与目的是非正义的。

西方列强取得司法权的过程不合法。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侵犯中国主权,违反了国际法。并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842《南京条约》、1844《望厦条约》、1876《烟台条约》,并于1868年成立会审公廨,使中国丧失领事裁判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并成为外国政府的工具。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并不符合其民主平等的原则。外国在中国犯法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西方领事馆的司法官员对之姑息,使得外国人于中国境内为所欲为,干扰司法公正。这与西方社会的平等原则相悖。且外国领事对中国司法官员职权的干扰,加之其“观审权”从租借地扩大到所有地区,是对中国司法的不公正、不平等体现。

西方国家建立司法制度主要目的在殖民。西方国家对中国推行法律制度并不在于维护中国司法公正,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度的同化一步步实现殖民、扩张势力范围的目的,以便发展本国生产力,并争夺市场。

综合多方面来看,西方在中国推行的法律制度是积极的,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但他推行的方式是消极的、侵略性质的,并且弊大于利。文明的交流应在基于主权互不侵犯、和平共处之上。同时,也表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通过自强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例答二: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中国古代是大河文明,西方则以海洋文明为代表。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根深蒂固,而西方却探索了符合时代规律的政治体制,相对民主和自由,远远领先于中国。大河文明的闭塞与海洋文明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对于中国的侵略是文明史观的必然,先进的工业文明必将与落后的农业文明发生冲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儒家是中国2000多年的官学,其提倡的“礼”、“仁”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感情因素浓厚,而西方国家却先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浪潮,其积极寻求思想解放的态度与中国人保守的天性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不难理解,西方人更加理性、稀有,而中国法官断案是渗透了太多感情因素。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体现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差异。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段屈辱史,作为古代的超级大国,在近代被数不胜数的西方列强侵略却没有还手之力。西方国家靠着他们压倒性的实力逼迫着中国签订无数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全面领先于中国,不得不承认曾经让西方朝思暮想的中国由于自己的自大而沦为西方列强的欺凌对象。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让人心痛!“文明国家”(英美法等过),“必须”“几乎所有西方大国”等字眼深刻反映出西方国家将自己列入“文明”,相对地,“清国”则代表着野蛮。西方列强已经认为向中国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中国对他们的要求是“必须”的。没有一个国家将中国放在眼中!这着实让人心痛。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是野心的流露,西方国家企图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他们无视国际法的规定,随意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对清政府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是满足了他们的利益。并为侵略行为寻找了托词和借口,仅仅一个法官的主观判断也成为了列强侵略的“重要原因”!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给了我们启示。中国的屈辱虽然成为过去,但我们要以史为鉴!时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改革开放,走和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不搞霸权的前提下,努力协调国际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世界和谐发展!

例答三:

在1906年这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中,美国律师对西方国家在中国掌握领事裁判权与派员会审公廨庭审的事件进行分析与观察,其中不乏对中西法律体系差异的思考,但也有战胜国和工业先进国家的优越感。我认为,这是美国律师站在美国、西欧“文明”国家立场的审视角度与态度立场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正如葛教授所说,“历史不尽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更是人类对过去事实有选择,有意识的认识、记录与理解”。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领事裁判权、会审公廨的建立,放在历史背景中去,全面多维度的思考,力图客观公正地评价它。

首先,美国律师的观察,对于中国法律的完善有借鉴意义,在当时,大陆法系有着深邃的法律思想,完备的法律体系,合理的法律分类的法系;英美法系也注重法律的历史延续性。注重判例法,两种法系都注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相比之下,中国法律的特点“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审判根据“法官感觉,”儒学原理成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准则且刑民不分,中华法系相比之下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美国律师的观察指明了中华法系的明显不足之处,对于中华法律的改良有借鉴意义,但中华法系“明刑弼教”的教育感化功能,这位美国律师却未看到,不失为一个缺陷。

但是这位美国律师的观点明显具有战胜国与“文明”国家的优越感。文章中多次使用“文明国家”,不仅认为英法美德等西方国家是“文明世界”,是“文明国家”与清国签署条约,把被侵略国中国看成是落后野蛮国家,把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完全看成是中国司法体系的落后,是“文明国”察觉这个情况下的“合理要求”,这完全是站在美国国家立场上的不道义的也是非法的。国际法中多次规定国家主权原则与不得非法使用武力,在非法侵略他国后,还继续侵犯他国的司法主权,根据国际法是非法的。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和该律师的观察呢?我们应该看到“公审会廨”和各国法庭的建立,都是“侵略的缩影”,是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是落后挨打的教训。“历史可以被宽恕,但不可以被忘记”,我们不可以被该律师的“文明国家”的“正当行为”所蒙蔽,同时我们也要合理借鉴、认识、接受该律师对中华法系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的指正,并通过对欧美法系的对比,合理吸收西方法系中的优点,并与我国传统中华法系中的教育感化功能相结合。

根据以上对美国律师观察的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记述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态度,受立场角度的影响。把历史事实还原到历史背景中去,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它,才能使观察认识最接近历史真实,这才是治史者的严谨态度。

 

【例题】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 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

答案:正义的要求: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保守的观念: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2)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例一:此条约为义和团私自拟定,虽不代表官方意志,但体现当时饱受侵略之苦的百姓对国事,尤其是对外国列强的态度。从“和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普通中国百姓对国家主权沦丧进行的争斗,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同时,对于“和约”中的某些内容,也反映出中国底层民众对国际形势的无知蒙昧,对于国家地位的错误认识,对改革的无知与混沌。由此也能看出,为什么近代中国是如此艰难与痛苦。

首先,必须肯定义和团是爱国,这从其扶清灭洋口号中即可体会,对我国领土主权的争取,对关税海关权的抗争,无不体现他们的斗争精神,而这种精神比起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义和团是一个反清组织,国难之际改变信仰,扶清灭洋,其出发点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和约”内容受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局限,对于外交上,不允许外国使节驻京,不允许外国人游历,遣返传教士,不准华人与西人交往,对外使得礼节规定又反映出义和团乃至中国大多数百姓,甚至清王朝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自大无知,对世界的变化,对外交礼节毫无常识。采取了简单、暴力的方法来处理中外关系,不但在外交上违反了国际惯例,在商品流通贸易上也表现出了无知。正是这种无知,导致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外国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成了清政府为自保的牺牲品,而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由此“和约”我们可见,当时的老百姓虽对国运表示担忧,但限于中国长期自大保守的心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统治者对思想舆论的控制,只剩下满腔的热血,却无科学的认识,以至于认为只要赶走外国人,中国就能天下太平,以至于他们视康有为为乱臣,他们甚至不知道,戊戌变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也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见识、知识有限,长期禁锢在土地上,对外界的知之甚少,且这种状态演变为心理状态,导致近代中国历史的屈辱。而可悲之处在于,广大百姓有救国之心,无救国之法,徒有满腔热血,却做了不合形势,不合时宜之事。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虽逐步瓦解,但封建思想却跟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国革命与西方革命不同之处,中国与西方相反,先进行器物改革,再进行政治改革,最后进行思想革命,这正是近代中国改革之路一直坎坷,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原因。

义和团的这份“和约”中,我们看到了爱国主义,也看到了无知蒙昧,而这一切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局限造成的,是由中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所造成的,通过“和约”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懂得爱国真正含义。

例二:义和团运动期间,也就是百日维新失败后,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这份“和约”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民族矛盾的根源——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碰撞。

首先,这份和约体现了中国人民强国御侮的决心,也是工业文明给农业文明带来巨大冲击的客观反映。例如第一条的“前所赔款,一概作废”,“租价翻倍”,这一方面的经济要求,都真实地反映了由于不平等条约中赔款的内容对中国人民,尤其是劳动者带来了深重灾难。犹如台湾归还,胶州湾归还等领土矛盾,一方面体现了资本主义列强对于中国主权完整的侵害,另一方面更是工业文明其殖民掠夺的扩张性及侵略性的本质体现。与此同时,在这份条约中强烈要求改变这些现状的愿望和决心,则反映了劳动大众对于自身生存的奋斗,国家富强的希望。以及更深层来讲,是小农文明在碰撞之初的矛盾摩擦及相应反抗。

除了两种文明最初的矛盾现状以外,这份合约还丰富地反映了小农经济在当时的落后性、局限性,以及工业文明在当时不得不承认的优势和可取性。

和约中的许多条款都体现了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从而反映两者的差异及优势。例如“康有为为国治罪”一条,充分展现了农民阶级对于维新变法的抵触或者说不理解。又例如拆毁铁路,日本入贡等想法直接反映了农业文明的局限性。他们对于外来的深产方式和经济往来存在着心理以及天朝上国心理的残余。同样的,在外交关系上,诸如官场上的叩头礼节,及“华人交通西人”者“归朝廷治罪”都反映了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上,农业文明的固步自封以及对于先进思想的排斥抵触,而这些正是中国农民起义的失败原因所在,以及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问题。

从这份和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农民阶层在内外交困时对于富国强兵的美好愿景,也能客观地看到工业文明及农业文明碰撞后所造成的矛盾,从而也反映了农业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由此,中国迈入工业化也成为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

文明的先进与可取性取决于历史条件下的多重因素,落后的文明终会被先进者所替代。因此,为了维护国家的富强文明的传承,我们必须做到学习先进思想,改善自身。在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一条复兴、崛起的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例三:如何看待这份“和约”,便是一个看待中国从朝贡贸易体系被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过程。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采用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万国贡主心理,从明朝起,政府明确规定了朝贡贸易的各项细则,直到清朝,皇帝仍抱着天朝大国、字句高处的心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前,中国对外始终是不平等的。

作为朝贡贸易体系主人翁的心态同样体现在这份“和约”中,和约规定:“日本必须照乾隆时例入贡”、“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等,无不体现了中国妄自尊大的天朝心态。然而,这份“和约”的背景却是中国已与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从朝贡贸易体系过渡到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是困难的,对于中国的心理。从《南京条约起,五口通商,割地赔款,导致中国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心理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嬗变,此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不断加剧着中国主权的丧失,至《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也就此于西方对中国的“朝贡贸易体系”——不平等条约体系之中。

“和约”中多处表现出一种试图走出不平等条约体系,重新建立起朝贡贸易体系的心态。也正是不平等条约,在造成中国社会一片动荡与民族危机的同时,使中国人的思想发生转变,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后洋务运动的展开,早期维新思想家激进的革命者,中国人的视野被打开,正逐步走出朝贡体系的影子。也正是如此,中国在不平等条约的体系中进步,也慢慢走出不平等条约体系。

历史总在不断变革的进程中,从朝贡贸易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再转入由此引发的革新,正是中国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产物,旧思想不能永久存在,也如这份“和约”的思想,总要走出朝贡心理的束缚。

 

【例题】阅读下列反映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实行过的经济政策。

材料一  十六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和十八世纪俄国彼得一世都实行过鼓励开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使两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材料二  十九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鼓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自由放任,让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指挥经济。

材料三  渡过经济危机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到:“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效益低下,竞争力下降等弊病,英国撒切尔夫人、美国里根总统都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改革,经济都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

请你对上述材料进行评述。

【例文】

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兼谈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政策

综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无论是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是在资本主义特定发展阶段推行的经济政策。必须看到,这些政策在特定背景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即或是行之有效,也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首先,特定的经济政策是特定阶段的产物。16和18世纪英国和俄国,建立在手工工场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尚处萌芽。两国君主力挺重商主义,推动了两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提高了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完成,亚当斯密倡导的自由放任经济原则被西方接受。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经历了30年代大危机后,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度盛行。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二战前后相当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至于70年代以来英美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则针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种调整,它保持了经济的继续发展。因此,不同的经济政策反应和适应着不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次,特定的经济政策不可能包医百病。尽管上述经济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经行之有效。但是,其中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缺欠。重商主义不利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制约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自由主义往往造成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加之在自由竞争前提下的资本家唯利是图,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容易造成过分国有化和充分就业政策,引起的效益低下、竞争力下降等弊病。至于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经济泡沫,近年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所以说,任何一种经济政策本身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面性。至于罗斯福要“永远地纠正”,那仅仅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诉求。

再次,“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要有机、有度的结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自由竞争的。但是,片面强调“市场”而忽视“计划”,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功能,以克服生产的社会化而造成的无序和盲目。但是,“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结合,必须把握一个度,过分强调哪一方面都会引起经济的动荡。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危机——竞争力下降、效益低下,是过分强调国有化和计划性而导致的恶果的话。那么,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则与过分的自由放任,弱化政府对经济监管直接相关。所以,要综合运用,灵活变通。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西方的教训值得借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市场运作,平等竞争;又要发挥“看得见的手”,政府监管,宏观调控。避免重蹈覆辙,保持经济持续、良性的发展。

 

【例题】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材料一  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我一直在想着我们的人民,无论是上班的还是失业的,思考着他们的生计问题,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和退休养老问题。你我都赞同安全是我们的最大需求,就业机会、企业合理盈利的机会……所以,我决心尽一切努力帮助你们获得这种安全……否则这种安全是不会长久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政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四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富兰克林·罗斯福

【例文】                               

我看罗斯福新政

新政到底是不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新政是否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新政能够“永久地纠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吗?必须进行深入和具体的分析。我认为,无论从新政的背景、特点,还是从新政的内容、结果看,它都是一次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运动

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自救。正如材料所说,在1929到1933年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的确实人们对于“西方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动摇和怀疑。罗斯福说:“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在危机背景下革命运动发生的可能性。为此,罗斯福新政恰恰是为了防止革命,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拯救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改革。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即罗斯福所说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材料的言论,反映出部分资本家认为罗斯福太迁就人民,而损害了自身利益的不满心态,并以国家干预经济不符合自由主义经济原则为由,认为新政是“社会主义”。显然忽视了新政的实质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和缓和社会矛盾来完善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调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下层人民的生计问题发生了严重灾难,作为美国资产阶级代表的罗斯福,必须通过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和退休养老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作为美国联邦总统的罗斯福,必须通过《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措施,以度过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罗斯福,必须保障人们的基本人权和生存权。正如他所:“我决心尽一切努力帮助你们获得这种安全”。所以说,新政在确保联邦安全,资本主义制度安全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调整了社会收入的分配,客观上帮助了下层弱势群体。必须看到,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新政的反对者,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点上的立场是一致的。

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该事件的本质。罗斯福新政实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全面爆发情况下进行的,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绝不能简单地从他关注下层人民的利益,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等表面就得出新政是搞社会主义的结论。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中西文化论战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论战中心论题的变化和时间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材料一  (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论争的第一阶段)。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杜亚泉认为: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破坏了这种统一的标准……。因此,“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当今,“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国固有之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材料二  (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20年为论争的第二阶段)。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固有文明不仅不能“革除”,而且还应该与西方文明调和折衷,把西方文明融合于中国文明之中。……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材料三  (从1921年到1927年为论争的第三阶段)。(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借一位法国人的话说)“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你何必又到我们欧洲来找药方呢?……”(梁漱溟认为)人类文化要发生“由西洋态度变为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材料四  对梁漱溟文化理论提出批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胡适、张东荪等人坚持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之路,而瞿秋白等则提出应该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以取代封建宗法文明和开始走下坡路的资产阶级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回答:

(1)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高举的大旗是什么?(2分)     

民主 科学

(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5分)

(A)辛亥革命促成了君主制度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一度给国人带来很大希望。(1分)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1分)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与科学。(1分)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真理的热情。(1分)

(B)能从欧美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这一一般规律,得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在一场革命运动之后特殊现象,说明新文化运动是思想上的补课式启蒙运动。(言之成理加2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

(C)能按照时序回答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并揭示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有形的君主,但人们思想深处的专制观念并没有根除,在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来,当时出现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现象,就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体现。因此还要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于是就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西文化论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论争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材料三、材料四,中西文化论战第三阶段的论争重点表面上是什么问题?实际上主要在论争什么?(8分)

第一阶段论争主要集中于比较东西文化优劣、异同 (2分)第二阶段论争主要集中在中西文化能否调和。 (2分)第三阶段论争重点表面上是东西文化优劣比较问题(4分),但实际上主要辩论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中华民族新文化问题(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西文化论战。(15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未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无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结论,如:能够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说明本土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历史作用,如: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2-5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如: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有失偏颇。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自身文化是已死的东西,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6-9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作出解释,如: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有失去偏颇。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自身文化是已死的东西,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反映了如何评价传统文化及资产阶级文化的问题。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在这场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10-12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有失去偏颇。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自身文化是已死的东西,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反映了如何评价传统文化及资产阶级文化的问题。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在这场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参考要点:文化现象或文化事件的出现,凸显出特定历史阶段的鲜活特征。

从历史责任看:救亡还是图存;从理论武器看:进化论还是辩证法;  从文化态度看:扬弃还是抛弃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水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看:适应还是不适应(13-15分)

范文:

第一篇:14分

新文化时期的中西文化论战传播的新文化精神启迪民智,而其中各方的观点值得探究。

新文化人是最坚定的战士,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国有文化。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是“根本性质极端相反”。确实是极端相反的,因此在大力弘扬新文化批判旧文化时此论调是有价值的。之后再中西调和理论下,更坚定的新文化者们提出了中国文化“已死”,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非走“西方之路”。这样的说法显然是过于偏激,忽略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中华民族重道德,重礼义的气节大多是来自传统文化,怎能说“已死”呢?而西方文化也不一定完全适应于全世界。中国的小农经济毕竟与西方不同,不能非走“西方之路”。当然,为了宣传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这样的态度也是不可少的。

后期的新文化也开始出现分化。胡适、张东荪依旧支持资产阶级,瞿秋白则是转向社会主义。其原因是资本主义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其弊端日益突显,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横行,加速贫富分化以及竞争的无序性。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泡沫浮现,工人受到剥削,城市污染严重,甚至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提到法国人希望东方文明救他们。我想可能是希望东方文明的“礼仁义”思想改变贫富分化和压迫现象。因此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建立的社会之一恰好符合了需求。

另一方面的反对从最初的杜玉泉激烈的“救世之道,在统整吾国国有文明”到了更温和的中西调和,也是由于在一次次失败和屈辱求和中看到了中华文明的缺失。至于梁漱溟希望“中国文化之复兴“只能说他确实不愧近代大儒,对于中国、国家民族文化包邮极大的希望,展现了一个儒士爱国之情。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的记载反映了他希望中西文化化合互相取长补短的愿望。这在我们看来是最合理最好的,然而在当时全球的变革环境下中国无法静心取长补短,而需要快速有力的变革实现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至高潮,自由放任、物欲横流,也不可能吸取中国文化加强国家调控或悲悯工人,他的想法或许过于不切实际。

我们注意到尽管个人态度不同,但他们都明白应改革中国文明,如杜亚泉“整吾国之文明”。可见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睁眼看世界,认识到自身现状的不足,也渴望国家富强。

中西文化论战推动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变革,虽然各方均有不足,但已经起到了为政治变革指明道路开启民智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我们,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应适当取长补短,弃糟粕留精华。

第二篇:15分

中西文化论战是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也真切深刻的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做了深入的探讨。中西文化论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而随着历史发展,时间变化,论战在各阶段中心论题也相应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我想从问题认识与文化选择两方面试探中西文化论战。

首先,对待问题的认识总伴随着积极意义与局限性,我们应客观公正的评判。正如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大力提倡西方文化,“非走西方路”,他们强带文化的时代性,社会发展差异性是积极的,但他们说“东方文化已死”否定了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性,则存在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当然,处于当时历史条件下,若保留对东方文化的肯定,则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之嫌之效,不能振聋发聩的对封建旧文化有效而精确地打击。所以我们也应体谅这种局限性的产生。但需明确现今的人是绝对不可犯单一化、绝对化的错误,认识事物应当多角度,并在现实条件下抓准主要矛盾。

其次,中西文化论战反映了中国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显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对问题的人是也由浅入深,人的思想在发展。如第一阶段,《新青年》还会遭到有“天朝上国”心态的文化人的诟病。此时分为两排,除新文化者,就只有固守中国文明的守旧之人。而第二阶段,五四运动爆发,人们思想解放,出现了“中西化合说”,固守陈规、拒绝新事物的论调完全站不住脚了,这岂不是一大深入,一大进步?而1921——1927年,随着二战爆发,这一历史事件,论题又变为西方文化转变中华文明这一观点,体现了人是随局势发展的变化性。而材料四又比材料三更加深入,讨论的不是表层问题,而直接切入至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层面上,这一大飞跃可真是,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理论传播的缩影。这体现人对问题认识的发展性、深入性。

最后,让我们把实现投射到文化上来,中西文化论战纠结于“文化好坏”这一问题之上,探讨可行的文化之路。而我想说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有本身的优势,关键是要根据现实国情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化之路。在孙文资产阶级共和国破产,国民党政府破产后,经过先辈们战争求民族独立的实践,我们也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西文化论战的中级讨论结果开始显山露水。

建国60年来,我们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这都与联系实际的道路分不开,这与马列主义与中故宫国情相连分不开!

末了,我再想强调一下文化的尊重与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热情。这分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西文化论战中体现出的缺陷与优点。我们应积极吸收改正,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精神,具有世界眼光!

第三篇:14分

中西文化论战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与维护儒家文化的学者各自抢占舆论阵地,围绕着中学与西学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西文化论战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在论战中,双方分别通过《新青年》与《每周评论》发表各自观点,针锋相对。在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就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与杜亚泉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相反于杜亚泉所主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陈独秀猛烈批评儒学所维护的旧思想、旧礼教,说西洋文明与儒家文化迥异,且远优于儒家文化。第二阶段的论战中,梁启超提到了中西文化化合说,同样遭到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落后腐朽,中国想要富强,就应当破除这些旧的影响。而到了第三阶段,梁启超、梁漱溟认为要以中国文化之优来救西洋文化之弊,进而提及了“中国文化之复兴”,而此时新文化运动产到这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到了中国,自然又对此加以猛烈批判。

在论战的三个阶段中,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言论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他们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序之间的差异性,具有进步意义。

然而,中西文化论战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接受新思想的学者在传播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予以全盘否定,没有考虑到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性,这是中西文化论战的一个不足之处。

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对于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我们应采取开放的态度,兼收并蓄。这样就有利于保持民族自信,维系民族性格,又能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例题】材料分析论证题(30分)

1792年,在风浪中颠簸了9个月之后,英人马戛尔尼一行来到了中国,并从澳门北上经天津入京,等待乾隆皇帝的接见。《清史编年》、《清实录》等记载了当时的一些细节: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0分)

(1)从材料看,马戛尔尼向中国提出了哪些直接的要求?(6分)

答案1:能正确捕捉材料信息:开口通商、派驻使节、开辟居留地。(6分)

答案2:笼统回答,与“直接要求”有距离。如:建立友好关系、增进邦交、建立租借地等。

(2)简要分析乾隆皇帝对英国所提要求的回应。(8分)

答案1:点明乾隆的态度,并全面分析这种态度的影响: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2分),一方面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分);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盲目自大的心理和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的顽固,它将严重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4分)

答案2:没有明确乾隆的态度,或只分析影响不全面,或笼统回答。如: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乾隆的回应有利(或不利)中国发展等。

(3)你如何理解上述记载中两封不同的“信函”?(16分)

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清朝官员从蛮夷与天朝的角度看待中外关系,以朝贡贸易的思路看待中外贸易;这是封建君主专制、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的表现。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国家意识的差异、对国际关系认识的差异、各自所处时代和需求的差异等视角来进行分析;从上述认识等差异对各自国家和对方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处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使者”与“贡使”之别实质上是两种文明的冲撞;不同的意识与认识既是历史的积累,更影响历史的进程。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例题】(25分)近年来,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论不休,而且延伸到当今的政府领导人。2008年11月《青年博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哥伦布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有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  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在基督教徒眼中,从十字军到南下西非的扩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15世纪初,亨利王子向西非沿岸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士团长,该骑士团拨出大量钱财供他用于在西非传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材料三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四  据《环球时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1992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没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许多墨西哥人的反对。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还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不仅如此,许多土著居民坚决反对人们使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每到10月12日,就会有印第安人来到塑像前表示抗议,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居民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是什么?(4分)

物质动力: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货币和贵金属的追求日趋狂热。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4分)

(2)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6分)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多样化发展。亚非美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3)你如何理解与评价设立“两种纪念日”( “全球纪念日”和“种族日”)的想法?(15分)

评分说明: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语言组织的能力。学生可以从等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其他方面占12分,可按以下五个层次来评分:

第一层次(得1分):只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观点,但没有给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或者只使用了材料中的一个史实,但这个史实与观点之间没有建立起逻辑关系。如两种纪念日设置都有道理或没有道理等,未说出理由。

第二层次(得3-4分):只使用了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答:“全球纪念日”纪念日设置有道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或答没有道理,说出理由。

第三层次(得5—6分):观点触及到了问题的部分实质,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地使用材料中的两个以上的史实来论证观点。如答:“全球纪念日”纪念日设置有道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但是,亚非美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因为土著居民认为他们的祖先早在哥伦布之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杀戮,殖民者的长期殖民活动使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第四层次(得7—8分):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地使用材料中的两个以上的史实来论证观点。如答: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但是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反过来,暴力又是推动世界历史的工具,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五层次(得9—12分):不仅能提供两个以上的史实来说明自己的判断,而且能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如答: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站在不同的立场位置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认为是哥伦布把近代文明带到美洲,带到世界各地。反之,亚非拉落后地区认为哥伦布是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正因为这一历史性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站在世界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哥伦布这一历史性活动开创历史之先河,把西方文明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世界市场的雏形也开始出现;但是站在对落后地区侵略历史来看,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杀戮,殖民者的长期殖民活动使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总之,对待这两种观点我们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其有正面的因素,又要分析其负面东西。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上海为华亭分县。大海滨其东,吴淞绕其北,黄浦环其西南……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

——嘉庆《上海县志》

材料二  苏州河曾经是一条宽达5000米的大河。宋元之间,河道逐渐狭窄,到明初河宽仅500余米。

材料三  1912年至1925年间,苏州河畔,烟囱林立,船行如织。刚从日本回国途经上海的郭沫若,望着河岸的烟囱,吟颂道:“啊,巨大的烟囱中,盛开着20世纪文明的黑牡丹。”

材料四  1909年建在苏州河下游的闸北水厂,5年后水厂被迫加氯消毒,23年后,水厂迁至杨浦黄浦江边。到了50年代末,苏州河已像是上海城区胸口的一条黑色的带子。“文革”时期,苏州河已是臭名在外。当时的上海市曾发动数万人“向苏州河宣战”,从河底挖泥,但事倍功半,苏州河的污染仍在加剧。 苏州河边的人们,痛恨她,诅咒她,但却只能忍受。开放之初联翩而至的欧美人、日本人、港台人,他们却不喝上海的水,而是自备饮用水。这让书记市长们非常难堪。

材料五  1983年中国第一个世行(世界银行)项目,被命名为“苏州河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朱镕基市长曾将治好苏州河比作向上海人民还债,债权人是苏州河和她两岸的人民。……21世纪初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看得见苏州河的房间”,也已成为房地产商的广告口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周末》  2001-09-29

(1)上海县是何时从华亭县分治而出的?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分治的?(3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1分);上海的商贸地位日趋重要,是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为加强管理分治(2分)或华亭地大人多了,难以治理也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元以来导致苏州河变窄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3分)

宋元以来,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分);人们大量的围垦圈田,市镇扩大,导致苏州河道日趋狭窄(2分)。 (言之成理,也可。)

(3)根据材料三,推断苏州河两岸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你怎样看待郭沫若当时的心情和认识?(4分)

民族工业和外资企业(2分);郭沫若对苏州河两岸的林立工厂充满赞美之情,但只看到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繁荣,没有看到其对自然和环境破坏,这是由时代和人们的认识局限所致。(2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河流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5分)

评分指导: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以苏州河的环境变迁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展示上海发展和人们环境观念的变化为例:

第一层面:前结构的回答。只有结论而没有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0—1分)

如: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没有苏州河,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 。

第二层面:单点结构的回答。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2—5分)

如:能从某个时期或某个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单向关系的。

第三层面:多点结构的回答。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6—9分)

如:能从两个以上时期或两个以上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单向关系的。

第四层面:关联结构的回答。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10—13分)

如:能从两个以上时期或两个以上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

第五层面: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4—15分)

如:能从两个以上时期或两个以上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并有自己见解的。

相关视角:  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城市承载着人类文明;

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体现着文明的进步,也改变着人类的活动方式和观念;

文明(城市)的发展,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河流)

人类在享受着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和河流(自然)的威胁;

环境本身也是资源和财富;            保护环境要遵从自然规律,要以人为本;

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建设城市,才能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评分指向:单点结构的回答。 从一个角度(1分)用一个材料(2分)来进行论述(2分)  (2—5分)

多点结构的回答。 能从一个角度(1分)用多个材料(4分)来进行论述(4分) (6—9分)关联结构的回答。 利用材料(4分)从不同的角度(4分)进行论述(5分) (10—13分)

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4—15)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

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

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⑴表格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6分)

依据:中国原来几乎没有出去留学的,因为清朝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虽然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心态,逐步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中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虽然人数少,影响不大,但毕竟有了开始,故谓“拓荒”。(6分)

⑵根据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的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新动向:留学苏联。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以极大的鼓舞。作用: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人才。(4分)

⑶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留学情况。(15分)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5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酌情给0——3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酌情给4——6分。

能单纯从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相应结论:如从留学方向的变化情况得出相应结论;或从留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得出相应结论;或从留学生代表看历史影响的角度得出相应结论;或单纯从一个历史时期的留学方向、人数、留学生代表的情况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酌情给7——9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特征的相关结论或关于影响的相关结论。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10——12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特征及影响的相关结论,并通过对中外历史背景变化的分析对上述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拓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酌情给13—15分。

能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提炼或概括。如从以下角度抽象归纳出规律性知识:如何客观看待西方侵略的影响、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人才与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展等。

 

【例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激情的批判多于批判的理性,等等。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什么是新启蒙运动呢?

就字面说,启蒙就是开明的意思。

更分别说,启蒙就是打破欺蒙,扫除蒙蔽,廓清蒙昧。因此,在字典上,所谓启蒙就是脱离迷信,破除成见等等的意思。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因为这样子,所以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

    也可以说,武断,独断,垄断,都是启蒙运动所必反。今日的新启蒙运动,显然是对历来的一些启蒙运动而言。但在内容上,今日的启蒙运动与从前的一些启蒙运动,也显然有所不同。比如,就拿五四时代的启蒙运动来看,那时有两个颇似新颖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德赛二先生”。我认为这两个口号不但不够,亦且不妥。

    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是孔家店的恶流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至于科学与民主,本都是客观的东西,而那时的文人滥调却把它人格化起来,称什么先生,真无当于道理。至少就我个人而论,我以为对这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转语。就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

……                                ——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1937年5月)

问题:

(1)欧洲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他们思想的共同点以及在当时所起的作用。(8分)

答案1:能够根据题意,运用核心知识,准确做出回答。(8分)

代表人物: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共同点: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平等

作用:猛烈冲击封建势力,传播进步思想,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进行舆论动员;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答案2:未能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全面准确地回答。未能辩证多元地写出作用。(4-6分)答案3:所写内容题意完全不符。

(2)为什么张申府在当时要提出“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的口号?(2分)

答案1:能够依据题意,准确地运用核心知识做出回答。(2分)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成为当时的第一要务。

答案2:未能准确地运用核心知识来组织答案。(1分)

答案3:所写内容与题意完全不符。(0分)

(3)你如何理解“新启蒙运动”?(15分)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5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未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无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结论,如:能够认识到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或者,能够指出新文化运动忽视甚至否定了自身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过激的一面。(2-5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能够认识到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者,能够指出新文化运动忽视甚至否定了自身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走向了绝对化和过激面;又如,能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未能透析国情,认识清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任务。如:(6-9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做出解释,如:能够认识到随着近代西学的大量涌入和近代中国社会各种危机的风起云涌,具有时代使命感和风向标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以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旧思想和旧文化,用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在近代中国具有启蒙的特性,引发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是新文化运动走向了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其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倾向带来了极为危险的一面,尤其是对东西两种文化的特性没有深入体认,他们一方面忽视甚至摒弃了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漠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发与西方文化的关联,没有顾及一战后西方文明的没落,由此也引发了后来的中西文化论战。(10-12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

从启蒙的概念本身出发来理解新文化运动,尤其是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来看,他们其时确实冲击了封建牢笼,引导人们破除迷信,撒播了科学与民主的火种。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最进步的认识和思潮,他们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于打破传统精神枷锁和激发广大青年探求真理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现代化探求过程中的深刻命题。可见新文化运动的“盗火者”历史地位无可替代。但是如果深入认知,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没有能够从文化的特性的来深入剖析,两种文化有着绝然不同的特性,不能采取移植的方法来全然替代中国传统文化,如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与通的思想内核具有着普世价值,这一点张申府有着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文明来看,以民主和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未必能够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不二选择。文化的启蒙应更为理性地深刻剖析两种异质文化的差异和互补之处,重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光大本身固有的精神文化有益养料。进一步而言,科学思想和精神文化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和深刻的社会伟大变革,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对于人类文化必然有着更为深入的体察和认知,同时,科学和民主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如何进行普及和利用,更是个深远的命题,对于历史的过往和不断追求探索的人们,应该报以温情和敬意。历史是一盏明灯,需要人们不断的添油才能照亮未来的行程。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六时半许,在丰岛方向……发现两缕烟柱……原来是清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这时,清舰对我将旗(“吉野”号挂有舰队司令官的将旗)不仅不发礼炮致敬,反而做战斗准备。……敌我距离约三千米,“济远”号首先开炮,我亦迎战。……(鱼雷击中“高升”号运兵船后)清兵争先恐后跳入海中,一部分人用步枪进行抵抗。不久,该船开始下沉,我放下小艇救助溺水者和包括英船长在内的两名英国人。

                            ——(日)《近世帝国海军史要》,《清末海军史料》

材料二  七月中旬,日本海军已经完成了发动战争的组织准备工作。……22日……要求朝鲜政府“亟令清军退出境外”。当时,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提出质询:若于此最后通牒期间后遇中国舰队,或中国有更增派军队之事实,“日本舰队立即开战,在外交上有无困难?”陆奥宗光果断地回答:“作为外交上的顺序,没有什么问题。”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材料三  日本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海军大佐在日记中写道:“七月二十五日午前7点20分,在丰岛海上远远望见清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即时下战斗命令。”

                              ——《东乡平八郎击沉高升号日记》,《中日战争》

材料四  当高升号将沉之际,高善继等意气自若,同士兵一起誓死抵抗。在浪速炮火的猛烈轰击下,用步枪“勇敢地还击”。浪速虽不停地“向垂沉的船上开炮”,但清军官兵视死如归,仍然英勇战斗,直至船身全部沉没。日舰为了报复,对落水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野蛮的屠杀,竟“用快炮来向水里游的人射击”,为时达“一时之久”。

              ——《汉纳根大尉关于高升商轮被日军舰击沉之证言》,《中日战争》

(注:汉纳根系当时在英国商船高升号上的德国籍工作人员)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战役?该战役发生于哪一年?(4分)

丰岛海战(或甲午战争爆发之役)。(2分)1894年。(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中哪些有争议的细节?(6分)

谁开了第一炮?(是日军还是清军开了第一炮?)(3分)落水清军受到了救助还是炮击?(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判断这些“有争议细节”的历史真相。(20分)

评分标准——强调“结构”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第四层次:能发现记载的矛盾之处并进行解释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

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0-2分)

0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如日军是惨无人道的。1分:对“细节”的一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如日军(或清军)率先发动攻击;如日军对落水清军进行了残酷屠杀(或日军援救了落水清军)。2分:对“细节”的二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如日军(或清军)率先发动攻击和日军对落水清军进行了残酷屠杀(或日军援救了落水清军)。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3-6分)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  3-6分:仅从每项材料中得出单一的结论,缺少归纳与比较。如能回答到下列四条中的任何一项给3分、两项给4分、三项给5分、四项给6分。如:根据材料一,得出清军首先开战的结论(或得出日军援救了清军的结论)。根据材料二,得出日军蓄谋发动战争的结论。根据材料三,得出日军首先进攻的结论。根据材料四,得出日军对落水清军进行残酷屠杀的结论。

可能出现的情况②  3-6分:能从一项材料中得出一个以上的结论,但没有使用全部的材料,缺少归纳与比较。按每个合理结论、每项对应材料均给1分计,最高给6分。如:根据材料一,得出清军首先开战、日军援救了落水清军的结论,给3分。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7-11分)

能根据材料中的共同(历史)信息,归纳出结论,但缺少对“矛盾”的分析。

7-8分:只分析一个“细节”,如根据材料二、三,得出日军蓄谋发动战争,首先展开进攻的结论。

9-11分:分析了“两个”细节,如根据材料二、三、四,得出日军首先发动进攻,并屠杀落水清军的结论。

第四层次:能发现记载的矛盾之处并进行解释。(12-18分)

12-14分:只分析一个“细节”。能发现记载的矛盾,并通过分析材料的类型(一手材料与转手材料)进行解释。

15-18分:对“两个”细节均进行分析。能发现记载的矛盾,并通过一手材料与一手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相互佐证进行解释,能注意到记载者的立场。如,同是日本海军人员对这次战争的记述,但却完全不同,材料一指出是清军先开火,材料三却表明日军早已做好战斗准备,而材料三是私人日记,可信度强,加之材料四为第三方的记录,态度较为客观,有较强的可靠性等,将其与材料二的共同佐证,基本可以得出是日军先开火的结论。再以同样的方式分析、解释“落水清军的下场”。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9-20分)在第四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历史真相本身的探讨,如历史能做到完全客观么?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如何?历史的真相与我们所占有材料之间的关系。或能进一步指出对历史真相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能认识到现有的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观点也会有所改变,等等。可引用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展开论证,结论具有开放性,允许逻辑上兼容几个不同的解答。

注: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2.浮动的分值,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心波兰!……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则动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波兰人攻击3架德国客机。……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8月31日晚,波兰志愿人员和上西里西亚叛乱分子袭击靠近边界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

               ──[德]《柏林日报》《领袖日报》《十二点钟报》《人民观察家报》

材料二  “德国已遭波兰的入侵,德军已开始自卫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

                                        ──[德]阿道夫·希特勒《广播声明》

材料三  “只传达到军官:

一、通过和平方式消除东部边境德国不能容忍的局势的一切政治可能性既已告罄,我已决定用武力解决。

二、对波兰的进攻应按照为“白色方案”所作的准备工作进行,但陆军方面由于现在几乎完成了集结,因此有所变更。任务区分和作战目标未变。

进攻时间:今年9月1日4时45分”

……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国防军最高司令第1号作战指令》(第170号绝密文件柏林)(8月31日)

材料四  “虽然四个月前的《法波军事协定》规定:‘法国方面将在总动员令下达后不出3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标发动攻势。一旦德国以主力进攻波兰,法国将从法国总动员开始后第15天起,以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但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                         

──[英]查尔斯·富勒《装甲战》

材料五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像所有其他国家的政府一样,对德军在波兰的军事入侵进展得如此神速,感到大吃一惊。郑重提出,即使德国人先到了那里,他们也必须严守约《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款中一致同意的瓜分波兰的‘分界线’。9月17日早晨,苏联就开始蹂躏这个已经被打倒的国家了,理由就是上面那个站不住脚的借口──由于波兰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波苏互不侵犯条约》也就不再有效,苏联必须保护它自己的利益以及波兰境内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第二天,9 月18 日,苏联军队和德国人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了。双方约定在各自领土内不得容许波兰人从事影响对方领土的活动。双方将在自己的领土内扑灭此种活动的一切萌芽,并且将为此目的而采取的适当措施通知对方。于是波兰就像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  

──[美]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材料六  “当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英] 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

⑴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4分)

波兰战争(德波战争、德苏瓜分波兰)。(2分)1939年。(2分)

⑵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起因是什么?除了德军的因素外,谁应为波兰灭亡负责?对此上述材料中有哪些不同的说法?(6分)

爆发的直接起因:是波兰对德挑衅还是德国蓄谋已久故意制造事端?(3分)除了德军的因素外,关于波兰灭亡的原因:是由于苏德联手还是因为英法坐视?(3分)

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判断这些“有争议说法”的历史真相。(20分)

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0-2分)0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1分:对一个方面作出描述,无结论。2分:对二个的方面作出描述,有直接判断,无结论。如德国挑起了战争。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3-6分)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  3-6分:仅从每项材料中得出单一的结论,缺少归纳与比较。如能回答到下列四条中的任何一项给3分、两项给4分、三项给5分、四项给6分。

根据材料一,得出德国报道波兰挑起战争的结论。

根据材料二,得希特勒声明回击波兰的结论。

根据材料三,得出德国早就预谋进攻波兰的结论。

根据材料四,得出法国坐视波兰灭亡的结论。

根据材料五,得出德苏瓜分波兰的结论。

根据材料六,得出波兰军队无力和英法坐视的结论。

可能出现的情况②  3-6分:能从一项材料中得出一个以上的结论,但没有使用全部的材料,缺少归纳与比较。按每个合理结论、每项对应材料均给1分计,最高给6分。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7-11分)

能根据材料中的共同(历史)信息,归纳出结论,但缺少对“矛盾”的分析。7-8分:只分析“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9-11分:对“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均进行分析。

第四层次:能发现论述的矛盾之处并进行分析。(12-18分)

12-14分:只分析“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能发现他们的矛盾,仅注意到记载者的立场。

15-18分:对“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均进行分析。能发现他们的矛盾,并通过内部文件与公开声明关系以及记载者的立场和研究者事后掌握新材料等因素进行解释。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9-20分)

在第四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历史真相本身的探讨,如历史能做到完全客观么?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如何?历史的真相与我们所占有材料之间的关系,记录者的立场与历史材料选择的关系等。或能进一步指出对历史真相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能认识到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不能仅强调单一因素,历史现象常常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有现有的观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观点也会有所改变,等等。可引用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展开论证,结论具有开放性,允许逻辑上兼容几个不同的解答。

备注: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2.浮动的分值,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8.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阅读下列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历史照片(图片)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在体现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方面,你认为哪些类型的材料最具客观性?

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客观性:材料三的图片客观性最强,其次是材料一的日记和材料四的口述。

(2)材料一和二对南京大屠杀有何不同的看法?材料三、四与这些看法有何关系?

不同:材料一叙述南京大屠杀过程,肯定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材料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帮助:材料三、四证明了材料一的客观性,是批驳材料二观点的有力证据。

(3)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作者认为:“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叙述历史要求客观的证据,这是正确的。但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而田中正明在叙述历史时却忽视客观证据,特别是很多实物和口述证据,其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既不是正确叙述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必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可以使用上述材料中的哪些材料?

证据:材料一中的日记和材料三中的图片。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对待:应该客观叙述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等。

【解析】史料的使用类试题,一般由多种类型的史料创设问题情境,由史料涉及的历史知识为切入点,中间穿插史料分类、史料考证和史料运用等问题,最后归结为由史料推出正确结论,或对运用史料的过程性反思。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史料一般分为:史迹遗存、历史文献、口碑史料和民族调查资料等类型。史料的考证是整理、鉴别史料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和重要方法。史料的考证,就是依据资料对史料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史料考证一般分为本证,即是指利用某一书内部的资料发现问题,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旁证,即是指利用史料以外的资料作为证据,考订史料的真伪问题,具体又分为书证、物证和理证。考证史料的原则主要有: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比间接史料(第二手或第三手史料)可信,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史料价值判断以时间、地域、亲见或传闻为主,第二手史料不能代替第一手史料,不能依据孤立的史料下结论,注意记载人记载事实的动机和态度等。

 

【例题】“史实”、“史论”和“史观”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其中“史实”是指历史事实;“史论”是指对史实的看法(评论);“史观”是指对历史的宏观看法,一般指历史研究的立足点。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10 月10 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他们杀死了军官,直趋附近最大的弹药库,那里由同营的一个连在驻守。该连也参加其战友的行动,据说已经同情共和主义的该连连长被说服起而带领约三百人的这一小股造反队伍。……战斗在刮风的、时断时续的雨夜激烈进行。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当天下午,革命派组成湖北的军政府,并且大胆地代表全中国宣布成立共和国。他们还采用新的历法,改宣统三年为中华4609年。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材料二  最近,学术界提出的问题是要探明:它是多大程度的一种革命?谁应对所发生的事负责?这段时期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中占什么地位?即在1911—1912年,种种抗议运动临时凑合在一起了。其中有些是革命的,有些则不是革命的,……1911年不是象某些旧说法所认为的那样是现代民主运动史上的主要转折点,它是中国将近二十年大动荡的顶点;这二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比以往许多世纪的任何二十年都要急剧。可是,这种变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其部分原因是因为革命者只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1913年之间许多活动力量中的一股力量。……这些革命运动形成的分裂、组合、利害关系和思想感情,又形成了中国以后几十年的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1900—1913年时期代表了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自《剑桥晚清史(下)》

(1)“史实”一般有时间、地点和基本过程构成。试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年月、地点和基本过程等方面,简要归纳材料一。

年月:1911年10月。地点:以武昌为中心向全国蔓延。过程:武昌新兵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进而清政府土崩瓦解,中华民国建立。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辛亥革命”的主要看法。你认为“谁应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负责”?

看法:辛亥革命是中国将近20年大动荡的顶点,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分化、组合)。负责:清政府统治腐朽,引起各种抗议运动;革命派的积极倡导,革命党人的积极主动的革命热情;列强侵华激化了中国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和二,揭示作者研究辛亥革命的基本立足点。这一立足点与马克思主义史观有何不同?

立足点:探讨历史事件的客观性,或客观叙述历史过程,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不同:马克思主义史观要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使用阶级分析等方法,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地位。

(4)根据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史实”和“史论”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史实:客观,根据第一手材料,客观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史论:论从史出,根据历史事实,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实。

【解析】本题以辛亥革命为切入点,在考查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历史研究中的“史实”“史论”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立足点等史学方法。四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增强;由材料和基本历史知识,到走出材料和归纳概括,要求逐渐提高。解题时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作为历史事实的史实,其内容一般包括历史事实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地点和基本过程,以及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产生的重要影响等,具有客观性,即根据第一手材料,客观公正地叙述历史事实。作为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史论要论从史出,任何结论必须源自历史事实,做到史论结合。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即史观问题,我们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史观,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入手,通过阶级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客观叙述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本类试题的难点在揭示史料作者的史观问题。揭示史观要从叙述内容、叙述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根据具体内容,概括出作者的基本立足点。

 

【例题】一种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起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第二种观点认为:“受封建顽固思想支配的反洋教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相悖反的,尽管事出有因,并有广大群众参加,但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人们常说,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或有力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这话是夸大了的。”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论证你所同意的观点。

【[参考答案】

同意第一种观点(亮明观点):

19世纪末,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展开了资本输出的剧烈竞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交待背景是说明作用所必须的)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义和团奋起反抗。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对外的作用)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他的灭亡。(对内的作用)义和团运动上承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同时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扣题:说明其与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同意第二种观点。(亮明观点)

义和团由于受小生产方式限制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历史趋势而言)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表明义和团对封建统治者抱有幻想。“灭洋”具有盲目排外的的性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要为中国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而义和团运动则希望维护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旧的社会制度。(扣题目观点一:通过口号分析,说明与洋务运动、戊变法的方向相矛盾)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的性质,但并没有起到挽救民族存亡的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后,帝国主义继续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扶植反动的军阀,变相瓜分中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甚至企图吞并中国。(扣题目观点二:义和运动后中国的状况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讲解】本题所给的第一种观点,明显与教材观点一致,从组织答案看,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来自教材,所以,相对而言论证第一种观点比较容易。第二种观点属于新观点,答案侧重于道理上的分析,教材中可借用的现成内容较少,多亏第二种观点在表述时阐明了其立论的依据,这为组织作答材料提供了方向,否则难度会更大。

【例题】思考题:

1.对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前期),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

①《马关条约》内容苛刻,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②《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使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新生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高涨。

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转折点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激起汉族地方实力派与清朝政府的矛盾。

③列强从此达成侵略中国的新共识“以华治华”。

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使辛亥革命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2.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你的理由。

说明你同意的观点,然后分别列出积极、消极方面两方面的表现。

积极方面: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惩治德、日法西斯主义,德、日完成民主化改革;主张美、苏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苏联影响的扩大;有利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欧洲获得了战后的相对稳定;美苏两极制衡有利于防止大规模战争爆发,有利于维护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消极方面: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使中国、南斯拉夫、波兰等国主权利益受损;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两德分立,南北朝鲜对峙;形成“冷战”局面,造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长期对立;美苏两强对峙,两霸相争,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冲突不断,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此伏彼起,地区争端不断发生。

 

3.小小邮票中蕴含着百科知识,方寸上展示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某网站评选出的世纪十件大事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历史轨迹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按时间排列)从以下十张邮票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或社会问题中找出你认为对21世纪人类社会最有警示意义的一件或有联系的几件(你感兴趣的其他历史事件或社会问题也可),并说明其理由。

答题思路:任意选择一个或几个有联系的历史事件、社会问题,谈谈它(们)对21世纪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历史事件、社会问题中有联系的某一部分内容,“专题”式地谈其影响。

【参考答案一】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根据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原理,原子能技术在二战前后不断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能源,核能源在常规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国不断研制的核武器又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另外核能源的能否安全利用,也会对世界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二】殖民体系的崩溃

殖民体系崩溃,结束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亚非拉广大地区受西方殖民者奴役的历史,这些地区的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从而揭开了历史新篇章。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亚非拉人民长期与殖民者斗争的结果,预示着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平等。

【参考答案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表明人们开始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目标,人类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人类社会发展观念,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向注意效益和生活质量。

【参考答案四】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苏联一度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两种制度、两种模式竞争并存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

【参考答案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成立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对于参加战争的国家而言,除了美国等极少数国家获益外,大多数都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促使人们对战争行为进行反思,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今联合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六】29—33年全球经济大危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启动

由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1929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酿成了一场世界性灾难;世界经济的良好运转,需要各国的相互协调,需要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转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基于大概念的“导学协同”大单元智慧教学系统 教学时间研究模式及其特点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五星教学模式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 学习理论的新取向 《59种卡干合作学习结构》读书笔记 SOLO分类评价法(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评价法)
网站首页  |  教学质量监控  |  平台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0216052号-28